跳到主要內容

米蛋糕做法:椰香紫米杯子蛋糕/水蒸蛋糕

米蛋糕做法(二):椰香紫米杯子蛋糕/水蒸蛋糕



繼上次介紹的不含麩質與奶油的香蕉米戚風/水蒸蛋糕食譜後,這邊再為大家介紹另一種口味的米蛋糕 --- 椰香紫米杯子蛋糕/水蒸蛋糕。這裡的杯子蛋糕一樣採用戚風蛋糕的作法,不但一樣不含易導致過敏的麩質與奶油,而且更進一步使用稻米中營養成分最高的紫米來製作。

紫米不但富含膳食纖維與各種礦物質,更具有一般稻米所沒有的花青素,中醫也認為紫米具有滋陰、補腎、補血、益脾等功效。然而,對一般吃習慣白飯的人來說,若要餐餐改吃紫米飯,談何容易?此時,不妨試看看把紫米拿來製作此道椰香紫米蛋糕,喜歡濕潤口感的人可以做成水蒸蛋糕,喜歡蓬鬆口感者可以做成杯子蛋糕,獨特的迷人椰香可以讓您與您的家人天天吃也不會膩(附影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材 料:

(可做兩個 115 c.c. 的杯子蛋糕以及一個 20 cm x 20 cm x 5 cm 的水蒸蛋糕)

* 生紫米(黑糯米)30 g 與生糙米(蓬萊米)70 g(泡水瀝乾後合計約 140 g)
* 雞蛋(L,大顆,先冷藏過):5 顆(蛋黃共約 100 g,蛋白共約 200 g)
* 椰子油:30 g(加熱至液態)
* 牛奶:50 g(退冰至室溫)
* 糖:85 g
* 鹽:1/8 t(t 是指小茶匙)
* 天然香草精:兩到三滴(可加可不加)

米蛋糕做法(二):椰香紫米杯子蛋糕/水蒸蛋糕材料
椰香紫米蛋糕材料一覽。深色小瓶子是天然香草精,有助於降低雞蛋的腥味。下方白色糊狀物是尚未液化的椰子油。圖片來源:cooking23s.blogspot.com

步 驟:

一、前一天先將紫米與糙米混合洗淨泡水(放冰箱冷藏)。隔夜後瀝乾,放入可打米漿的果汁機中,加入牛奶、蛋黃、鹽、椰子油、香草精(可省略)一起打成糊狀的蛋米糊,倒出備用,同時把蒸鍋的火打開。


米蛋糕做法(二):椰香紫米杯子蛋糕/水蒸蛋糕
把蛋黃加入果汁機內。圖片來源:cooking23s.blogspot.com

米蛋糕做法(二):椰香紫米杯子蛋糕/水蒸蛋糕
加入椰子油,這是椰香的關鍵來源哦。圖片來源:cooking23s.blogspot.com

米蛋糕做法(二):椰香紫米杯子蛋糕/水蒸蛋糕
把打好的蛋米糊倒出備用。圖片來源:cooking23s.blogspot.com

二、蛋白加入約 10 g 的糖後,用電動打蛋器攪拌蛋白液(用慢速攪拌至出現比較粗的泡泡),然後把剩下約 75 g 的糖,分成三批,依序放入蛋白中攪拌,先用中速攪拌至蛋白霜出現紋路,然後把最後一批糖加入後,轉快速,把蛋白打至出現小彎勾狀(打蛋器拿起後,蛋白霜呈現不滑落的小彎勾狀)的「九分發」狀態(介於濕性發泡與乾性發泡之間)。

米蛋糕做法(二):椰香紫米杯子蛋糕/水蒸蛋糕
蛋白先加入 10 克的糖。圖片來源:cooking23s.blogspot.com

米蛋糕做法(二):椰香紫米杯子蛋糕/水蒸蛋糕
用電動打蛋器打至粗泡,再陸續分三次把剩下的糖加完。圖片來源:cooking23s.blogspot.com

米蛋糕做法(二):椰香紫米杯子蛋糕/水蒸蛋糕蛋白霜完成
把蛋白打至出現小彎勾狀為止。圖片來源:cooking23s.blogspot.com

三、先把三分之一的蛋白霜加入蛋米糊中,輕柔拌勻後,再加入另外三分之一的蛋白霜一起拌勻,最後將整個蛋米糊倒入蛋白鍋內,與剩下的蛋白霜混合後,以刮刀切拌的方式輕柔拌勻。

米蛋糕做法(二):椰香紫米杯子蛋糕/水蒸蛋糕
把打好的蛋白霜分三次與蛋米糊一起拌勻。圖片來源:cooking23s.blogspot.com

米蛋糕做法(二):椰香紫米杯子蛋糕/水蒸蛋糕
用刮刀攪拌時,先用刮刀沿著容器邊緣繞一圈...... 圖片來源:cooking23s.blogspot.com

米蛋糕做法(二):椰香紫米杯子蛋糕/水蒸蛋糕
然後再從中間切入一直線,如此重複數次。圖片來源:cooking23s.blogspot.com

四、將拌好的米糊分別倒入水蒸蛋糕的模型(先鋪好烘焙紙)以及杯子蛋糕紙模中,然後把倒好的米糊在桌面輕摔幾下。

米蛋糕做法(二):椰香紫米杯子蛋糕/水蒸蛋糕倒入模型
把攪拌完成的米糊倒入模型中。圖片來源:cooking23s.blogspot.com

米蛋糕做法(二):椰香紫米杯子蛋糕/水蒸蛋糕
倒入模型後,在桌面上輕摔幾下,此舉能有助於蛋糕體更細緻。圖片來源:cooking23s.blogspot.com

五、分別把倒好的米糊放入(中大火的)蒸鍋與麵包機中,分別蒸與烤大約 25 分鐘。若家裡沒有麵包機,也可用 170 度烤箱烤 20 分鐘代替。蒸鍋蒸好後,馬上把水蒸蛋糕取出,把黏在蛋糕上的烘焙紙去除後放涼即可。

米蛋糕做法(二):椰香紫米杯子蛋糕/水蒸蛋糕
分別烤與蒸大約 25 分鐘後即大功告成了。圖片來源:cooking23s.blogspot.com

米蛋糕做法(二):椰香紫米杯子蛋糕/水蒸蛋糕完成
椰香紫米杯子蛋糕與水蒸蛋糕(切片)成品。圖片來源:cooking23s.blogspot.com





說 明:

一、材料中的糙米與紫米的比例可依個人喜好自行嘗試調整。糙米的比例愈高,米蛋糕的顏色愈偏黃,反之則愈偏黑。

二、若要用米穀粉來取代材料中的生糙米與生紫米,則以相同重量的米穀粉(100 g)來取代生糙米與生紫米合計的重量即可。(好的米榖粉不好找,市面上常見的通常會有一股霉味,要先有心理準備.....)

三、以本文介紹的方法製作的水蒸米蛋糕,口感較濕潤紮實。若喜歡比較蓬鬆口感的水蒸蛋糕,可在蛋糕模型上方蓋上錫箔紙,蒸好後先不開蓋燜三分鐘,然後開斜蓋使其慢慢降溫後再取出即可。

米蛋糕做法(二):椰香紫米水蒸蛋糕兩種版本比較圖
圖左為比較濕潤紮實的水蒸蛋糕版本,圖右為比較蓬鬆柔軟的水蒸蛋糕版本。(圖中蛋糕所含紫米比例較高,所以顏色看起來較黑。)圖片來源:cooking23s.blogspot.com

四、有別於前一次介紹的米蛋糕做法,這裡我們直接把蛋黃、油與生米一起用果汁機攪打,不用把蛋黃與油另外處理,乳化(油水結合)效果一樣好。此舉可節省不少時間。

五、此材料份量也可用來單做一個八吋的戚風蛋糕(圓形或中空模皆可)。烤戚風蛋糕時,先以上火 180 度/下火 180 度烤箱烤 10 分鐘,再轉成 150 度/170 度烤 20-25 分鐘即可。

米蛋糕做法(二):椰香紫米水蒸戚風蛋糕
椰香紫米戚風蛋糕。(圖中蛋糕所含紫米比例較高,所以顏色看起來較黑。)圖片來源:cooking23s.blogspot.com

六、韓國近年來流行的所謂「米蛋糕」,其實是在表面加了豆沙裱花裝飾的鬆糕,口感比較乾,需要熱熱吃才好吃,而且與蛋毫無關係,口感跟味道與一般人對蛋糕的認知相去甚大。在此一併說明,供大家參考。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記得到我們的臉書專頁按讚哦~ 您的鼓勵是我們最大的動力來源。




留言

  1. 請問為什麼蛋糕體烤完後吃起來濕濕軟軟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如果有正確依照我們食譜的配方、做法與烤溫,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因此,請先檢查看看食材比例與烤溫是否有弄錯的地方。另外,烤箱裡請另外放一個烤箱專用的溫度計來測量實際溫度是否正確。烤箱本身標示的烤溫,與實際溫度,不見得一致。祝成功。

      刪除

張貼留言

大家都在看 The Hottest

檸檬 / 萊姆 : 差異 ? 如何分辨 ?

檸檬(英文:Lemon)、萊姆(英文:Lime)都是屬於柑橘類的水果( Citrus ),但兩者常常被搞混。 一開始,很多人以為綠色的就是檸檬,黃色的就是萊姆。漸漸地,不少人發現西方人稱黃色的為檸檬,綠色的為萊姆,因此認為我們也要用這種方式區分。有些人則認為,我們的檸檬和西方的檸檬具有不一樣的顏色,是因為品種的關係:我們的品種是綠檸檬,國外的品種是黃檸檬。另外,也有人認為,歐美國家的檸檬之所以是黃色的,是因為西方人喜歡把檸檬放熟一點再食用;而我們的萊姆之所以是黃色的,是因為從國外運送過來的時間較久,比較熟成,所以變黃了。 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接下來即針對檸檬、萊姆的差異及分辨方法來一一條列說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顏色區分? 錯。不論檸檬或萊姆,放久了通常其果皮都會漸漸轉趨黃色,所以不適合用果皮顏色來作為分辨的標準。 那麼,為什麼我們在市面上常見的檸檬和萊姆的果皮顏色,剛好和國外的相反呢? 首先,這不是因為品種不同所造成的結果。我們主要栽種的檸檬品種,與世界上主要栽種的檸檬品種一樣,都是「 優利卡 」( Eureka )品種,又稱「四季檸檬」(Four Seasons)。 其次,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檸檬果皮顏色,之所以和國外不一樣,也不是因為熟成時間長短的差異,而是因為種植氣候(氣溫)不同所造成的結果。 在西方,當檸檬還長在樹上、尚未採收前的顏色就已經是黃色的了。 國外已有 研究論文 指出,在檸檬採收前的21天,如果每日的平均最低溫達到攝氏 15 度以下,採收時的檸檬果皮就會由綠色轉趨黃色,而如果達到攝氏 6 度以下,就會呈現完全「檸檬黃」( Lemon Yellow )的顏色。 在西班牙等南歐國家,由於夏季較為炎熱,因此只要當檸檬長到約 5、6 公分大,而且果汁含有率達到 30% 以上時,就被認為適合採收到鮮果市場上販售了,但由於這個季節採收的檸檬是綠色的,...

堅果塔做法(含塔皮製作) How to Make Mixed Nut Tarts

如何自製鹽味焦糖(楓糖)綜合堅果塔呢?綜合堅果塔不只有夏威夷豆,還包含了其它種類有益健康的堅果,例如腰果與杏仁果等。我們這裡更採用鹽、二砂糖與楓糖漿來製作焦糖,做出來的焦糖聞起來、吃起來都更加層次豐富、美妙可口。同時,我們採用以堅果裹上薄薄糖衣的手法製作,吃起來不但不會太過甜膩,也不會硬到讓您咬不下去。逢年過節,送禮、自用兩相宜。提醒您,雖然綜合堅果塔是既健康又美味的點心,但為了熱量控制著想,還是不能一次吃太多哦(每份約 150 大卡)。(文末附影片) How to make salted maple caramel mixed nut tarts? Apart from macadamia nuts, mixed nut tart also features other kinds of healthy nuts, such as cashew nuts and almonds. We also make the caramel from salt, light brown sugar and maple syrup, which can make the smell and flavour of the tarts even more sophisticated and magnificent. Mind you, even though they are healthy and tasty, still, don't eat too many nut tarts at a time so as to keep yourself fit. (Around 150kcal per piece) (See video tutorial at the en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材 料(Ingredients): 自製綜合堅果塔的所有食材一覽(可做二十個)。圖片來源:c...

糍粑 / 粢粑 (客家麻糬) 做法 How to Make Taiwanese Ciba Cake (Hakka Mochi)

🔹 糍 粑  以前每當鄰家有人結婚  總有熱鬧又豐盛的辦桌流水席  以及吃不完的美味糍粑與花生糖粉  值得細細品嚐、慢慢回憶   在臺灣,糍粑(粢粑)又叫做客家麻糬,以其超軟嫩 Q 彈的口感聞名。糍粑通常不包餡,要吃的時候再從袋中擠出,沾花生糖粉一起吃。傳統的糍粑做法,是先把糯米蒸熟後,再捶搗而成。這裡介紹的則是較簡便的糯米粉配方,做出來的糍粑一樣好吃哦~(文末附影片) 🔹 Ciba  Every time someone in the neighbourhood got married,  There was always bustling and bountiful roadside banquet  With all of the ciba and powdered peanut butter that you could eat.  These are the things worth savouring and recollecting gradually.   In Taiwan, ciba is also called Hakka mochi (Hakka muah chee), which is famous for its super soft and springy texture. Ciba is usually served without stuffing. The serving is squeezed out of a plastic bag and eaten after being stuck with powdered peanut butter. Traditionally, ciba is made by beating the steamed sticky rice. Here, it's simply made from glutinous rice flour, and taste just as good as, if not better than, the one made traditionally. (See the video tutorial at the en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